close

  新的中心德目「仗義」,剛好輪到孩子王負責。


 


  很湊巧地在星期一的時候,午餐後的打掃,一個孩子的「日行一善」,讓孩子王聯想到-「做好事需要一點勇氣」,還有就是要存著「就算沒有掌聲也要去做的決心」


 


  因此就將這個孩子的美好作為本週五的親師分享主題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故事影片連結:


 


    馮諼焚券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Qg5IRSj9hk&list=PLuWXdvun8Te-5eTTaODw61h8jqXOT1xwh&index=48


    公義變俗


   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k8kYG-XpvU


    漢賓惠人


   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CezQ_BLJcg&list=PLuWXdvun8Te-5eTTaODw61h8jqXOT1xwh&index=75


    魏譚請食


   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P-Whf1Ypiw&list=PLuWXdvun8Te-5eTTaODw61h8jqXOT1xwh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中心德目



仗義



預訂上課週次



13-19



教學大綱


  


問題討論



1.講述仗義的意義。


2.仗義和勇氣的關係。


3.見義勇為和告狀的差異。


4.想一想你曾經為朋友做過哪些事?


5.課堂討論-*告狀和關心的一線之隔,出於善意的提醒是關心,等待同學改進。*朋友之間的界線和分寸。



延伸活動



1.體驗活動-「以一擋百-雖千萬人吾往矣!」。


方式: 班上同學圍成一個大圓,一位同學在圓圈裡面,要努力衝出人牆。


2.影片欣賞-中華德育故事「巨伯請代」。



典範故事



1.巨伯請代


2.公義變俗


3.漢賓惠人


4.馮諼焚券
5.
袁升還妾



引用嘉言



   「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」論語為政


   一舉一動,惟義是取,義之所在,無往不利,小人見利,即忘其義,雖得小利,究竟吃虧。《印光法師文鈔問答節錄》


   事非宜、勿輕諾、苟輕諾、進退錯;凡道字、重且舒、勿急疾、勿模糊。


   《弟子規》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y229chen 的頭像
    amy229chen

    小椅子班

    amy229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